最新消息

NEWS

擴大推動產攜專班 僑生、國內產業雙贏 僑委會從資訊、訪查多面把關 抵制非法

政府大力推動吸引新南向國家僑外學生,僑生產攜專班也是其中主力,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接受本社專訪,強調相關政策必須回歸育才核心目標,並杜絕仲介介入招生過程;除了採取高中免學費、為學生擔保、募款補助來臺等利多;也透過語言門檻、多語資訊、面試、實地訪查嚴加把關。

政府力推留用僑外人才,開辦多種專班,也吸引不少東南亞國家學生來臺,去年度修讀學位的大專境外生6.7萬人,比疫情前還多,除了外國學生,僑生也是成長主力。

獨特專班模式 與外國學生有別

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近日接受外籍勞工通訊社專訪,她表示僑委會超過70年持續協助僑生培育,也確實觀察到近年境外生的國籍變化,印尼、越南、緬甸人數都成長不少。雖然外界經常將「僑外生」放在一起談,但徐佳青說明,來臺就讀的外國學生是由教育部主管,僑生的認定、招生等業務才是由僑委會負責。

近年僑委會配合國家政策,擴大生源的主力專案是「3+4產學攜手合作僑生專班」,16歲就可來臺就讀技術型高中,並輔導銜接續讀科技型大學院校,同時搭配建教合作、產學合作在業界培養專業技能。

在技高階段,每班約60到80名學生分成2組,以3個月上課、3個月企業實習的方式輪替;技專階段則採421制:每週實習加工讀4天、2天上課、1天為休息日,部分科系也可能根據產業特性有所調整。

補學費、實習津貼 吸引東南亞僑生

由於缺工,外界近來也頗關注專班成效,徐佳青說其實推展已近10年,但試辦階段過後沒多久碰上疫情,學生成長幅度減弱,但去年已從1、2千人大幅成長到4千人,今年申請者更增到萬餘,錄取6千多人。

能在疫後迅速增長,除了僑委會包含委員長在內於海外大力宣傳,也和優渥的就學條件有關:政府補助技高階段學費,廠家則提供實習期間生活津貼。加上臺灣相對於東南亞國家,技術含金量較高,能增加就業競爭力,也有助於培育產業需要的中階技術人才。

此外,針對經濟上相對弱勢的學生,僑委會也邀請臺商、各地留臺校友會集資,透過獎學金、無息貸款等方式,協助僑生初期機票、健檢等費用,並由僑委會做財力擔保,盡可能降低僑生來臺的阻礙。

不過政府擴大新南向招生後,曾出現仲介非法介入招生,剝削學生、不當牟利個案,包括假藉協會名義違法媒介、或以外國學生語言不通加以欺騙,近期監察院也糾正教育部需加強實習學生權益保障。

要求華語能力、待遇需比照本勞

對此徐佳青表示,專班方案對僑生和我國勞動市場都有幫助,做好事更不能有所閃失、損及國際形象,因此僑委會在執行面上較為細緻,包括宿舍、企業和學校現場,都要派員訪查,她自己也親自看過好幾次,對政策細節因此有很清楚的掌握。

除了明確規定「人力仲介不得介入招生」,僑委會也透過幾個層面加強把關:首先是要求華語能力(測驗A1以上),也加強提供海外的華語學習資源,確保僑生來臺基本生活和實習溝通能力。

其次則是提供詳細資訊,確保學生、家長充分理解,避免資訊落差的操作空間、錯誤期待影響就學狀況,或遭不法收費背負債務。因此除了有詳盡內容的傳單、網站、影音,並採英語和當地語言雙語版本。

回歸人才培育 杜絕仲介非法介入

此外需經面試篩選、確保華語能力,也要求學校跟企業端簽訂合約時,休假、工時、津貼等必須比照本國勞工待遇。

徐佳青說,因為意識到可能的風險,僑委會採取這整套作業方式,僑生來臺可能有個案不適應,但並未發生前述外國學生遭遇的狀況。僑委會也將持續追蹤學生適應、學習、畢業流向等狀況,持續調整。

她最後強調政策應回歸培養人才的主要目的,把僑生視作未來「跟我們一起生活的人」來執行,也明確表示保障合法但抵制非法。

 

 

【外勞社記者 劉達寬 九月五日 臺北報導】
資料來源:外勞新聞社
恆力外勞申請免費諮詢專線:0800-868-6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