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

NEWS

訓練品質難掌握 成引進印度移工障礙 仲介支持、觀望皆有 盼政府完善配套

睽違20年,臺灣可望迎來第七個移工來源國。臺灣與印度已於113年2月16日透過視訊方式,完成勞務合作備忘錄簽署,並完成換約,日前備忘錄已送立法院等待審議。然而國外訓練品質無法掌控,再加上引進新國籍的移工也會連帶營運成本增加,恐成為仲介觀望的主要因素,未來究竟能挹注多少基層勞動力,仍有待觀察。

移工來源受限 引進勢在必行

  國際正展開搶工大作戰,除亞洲鄰近國家擴大招募外,既有的移工來源國也因自身經濟發展,來臺人數趨緩。過往越南勞工海外工作首選是臺灣,但2018年首度被日本超越;而隨著泰國經濟發展,近年在臺人數均停留在6萬多人左右,未因臺灣政策放寬而有顯著增長,反較20年前減少近3萬6千人。也因我國移工來源過度依賴特定國家,也數度遭受移工母國政策箝制,處境可謂相當艱困。

即使種種跡象已顯示,尋求新的移工來源國已是刻不容緩,但多數業者更傾向於等待招募、訓練流程均成熟後,再著手開始引進印度移工業務。根據本社問卷調查結果,有41.5%受訪業者不願主動推薦雇主引進印度移工,34%願意,20.8%表示無意見。

進用行業別 業界看好製造業

有意願引進的業者當中,建議行業別以製造業最多,佔78.9%,其次為營造業、家事移工(含看護工及幫傭)各佔42.1%,農業26.3%,機構看護及漁工各佔21.1%。

進一步詢問業者不願意主動推介印度移工的原因,以「無法確認國外訓練品質」為最主要考量,佔68.2%,「需增聘雙語服務人員,增加成本」佔59.1%次之,「臺灣社會反彈大,擔心國人接受度不高」佔50%,另外也有40.9%擔憂「與既有東南亞移工融合不易,增加管理的難度」,此外亦有27.3%擔心印度移工來臺後違反臺灣法令。這也顯示訓練素質,加上管理上的不確定性仍高,無法確認帶來的效益是否值得投入成本,是業者觀望的主要原因。

程序不完備 仲介憂影響入境

仲介業者認為,開放初期若是作業程序不夠完備,國外端不知延遲多久,恐影響入境的時程而招致雇主抱怨,再者雙語人員招聘困難,仲介費不明確等,都成為引進印度移工的變數。

業界的擔憂,也反映出臺灣、印度交流有限的現狀,個別侵害女性權益的社會事件,更加深國人對印度的負面印象。儘管印度輸出國外的勞工人數高達1千8百萬,顯示人力具有一定素質,且深受各國喜愛,但礙於雙方彼此認識不足,未來需要有更完整的配套,才不致於讓政策的美意打了折扣。

加強宣導 有助認識接納新文化

首先需完善通譯人才培訓機制,讓仲介業者能夠更容易招募相應的雙語翻譯,並提供印度移工有關臺灣法令、文化的培訓,助其融入在臺生活。臺灣、印度雙方政府於洽談海外招募、訓練、引進流程、招募條件等具體事宜,也都應清楚讓仲介業者充分了解。

民間對於引進印度移工的反彈聲浪,主要來自於資訊的不透明,以及對該國文化的陌生,政府亦有責透過各種管道,幫助國人認識、了解印度,消弭民眾疑慮。

臺灣人力仲介已發展出一套成熟的引進、管理機制,其餘則有賴相關部會規劃完整配套,期盼透過這次契機,讓雙方有更深入的認識及交流,否則若因適應、溝通上的鴻溝,造成更嚴重的失聯移工問題,相信絕非社會所樂見。

 

【外勞社記者 楊孝慈 六月十二日 臺北報導】
資料來源:外勞新聞社
恆力外勞申請免費諮詢專線:0800-868-628